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新疆2011年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主题是“产业援疆、合作共赢”。据此完成问题。1.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2.“产业援疆、合作共赢”对产业转移输出地的影响是
A.政策支持、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科技发达、市场广阔
D.地价低廉、水源充足
E.加速资源消耗
F.加大环境压力
G.促进产业升级
H.提升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1.新疆位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自然资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故政策支持。
2.输出地主要输出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输出地“腾笼换鸟”的实施,即促进自身的产业升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位于25°N纬线附近的某小区域,在6月7日这一天,当北京时间12: 40时,A城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A城当日在B方向日出,在C方向日落,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2.针对该区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3.当日出方向与日落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即∠ BAC)达到最小时,是
A.自东南流向西北
B.自西南流向东北
C.自西北流向东南
D.自东北流向西南
E.禁止陡坡开荒、滥砍滥伐现象
F.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
G.对土壤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H.合理排灌,节约用水
I.恒河入海口盐度最高时
G.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时
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期
维多利亚湖水面最高时
参考答案:1. D
2. A
3. A
本题解析:1.根据6月7日这一天,全球非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所以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北京时间12: 40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则该地经度为110°E,所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所以应禁止陡坡开荒、滥砍滥伐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当日出方向与日落方向所形成的夹角达到最小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则恒河的水量最小,恒河入海口盐度最高;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因素与发展家庭农场关系不大的是2.下列地区适宜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是
A.农业机械化
B.劳动力数量
C.国家政策
D.农业科技
E.华北平原
F.江南丘陵
G.珠江三角洲
H.长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农业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对过多劳动力的依赖,实现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国家政策扶持可以促进庭农场发展家,而劳动力数量对发展家庭农场影响不大,故答案选B。
2.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适于小麦和玉米种植而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位于南方亚热带,适合水稻生产,华北平原是小麦、玉米种植的最佳地区,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现代物流业的产生是为了
[???? ]
A、提高经济效益
B、便于经济协作
C、满足区域间物资流动的需要
D、便于信息联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1.1978—2008年R河流域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E.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F.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G.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H.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从R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比重增加很多,该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生态坏境改善,径流季节变化变小,水土流失减弱,土壤层变厚,生物多样性增加,下游泥沙沉积变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露天开采不会引发地面沉降,所以A选项错误;矿产冶炼导致大气酸性大幅度增强,所以B选项错误;矿产开采不会造成水资源枯竭,所以C选项错误。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正确,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本题考查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