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A处可能是飓风侵袭,带来狂风暴雨 B.B所在的区域国土整治重点是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C处当天昼长夜短 D.D处海域有世界最大的暖流流经 参考答案:小题1: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若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则C点所在经线为160°E,D点所在经线为20°W,据此可推知A的经度为70°E,B的经度为110°W。A点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20分钟;安第斯山脉在南半球;C点位于赤道上而非太平洋北部海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A错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偏东的地方总比偏西的地方早看到日出,即地方时早,B错误;东九区较东八区早一个小时,故东八区区时为8点钟时,则东九区为9点钟,C错误。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其中央经线为120°E的地方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某半球经纬网图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问题。小题1:AB在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而CD所在经线位于B点东侧30°,故地方时早2小时,故D项正确。
小题2:图示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为南半球,故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从C点向D点运动,将向东偏;小题3: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两级点外,自转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大小: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图示各点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A地与B地相比,??????昼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3)如果B地的时间为6日20点, A点的时间可能为6日12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4)此时,将要进入黑夜的是?????????,将要进入白昼的是???????????。
(5)沿0o经线向北极发射炮弹,有可能落在偏???????????(A 、B)侧。
参考答案:(1)略(2)A? B(3)不正确? A点在B点的东侧,时刻
本题解析:(1)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2)纬度越高,昼越长。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3)根据地方时的分布可知,越向东,时间越早。(4)将要进入黑夜的是昏线附近的B;将要进入白昼的是晨线附近的A。(5)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后回答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
小题2: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当日18时
B.次日18时
C.昨日18时
D.当日6时
小题3: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乙和丙
D.甲和丁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纬度越高昼夜差距越大可知,甲昼长12小时、乙昼长24小时、丙昼长13小时、丁昼长10小时,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的是甲、丙、丁、乙;
小题2:根据图示丙地的昼夜分布判断,图示反映丙地日出为北京时间2点。则0时区时间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故计算得前一天的18时。
小题3:根据0时平分黑夜,12时平分白天,从而可以依据北京时间计算出四地的经度,位于西半球的是丙和乙。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分布与纬度的关系、区时计算的方法:所求区时=已经区时+时差,东加西减。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及时总结规律,应用规律解题,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