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0:52: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 小题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a~b期间,该地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在提早,但日出时间仍晚于6点,所以此时段内,该地昼短夜长,且昼在逐渐变长,夜渐短,C对。A、B、D错。 小题2:读图,该地日出最晚约7:40,最早约5:20。根据日出时间计算昼长,即用正午12点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再乘以2倍,就是昼长时间。可以算出,白昼最短是8小时40分,最长是13时20分,所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是4小时40分,D对。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1.此日石家庄市(约38°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A.27°? B.74°? C.58°? D.66°34′ 2.与图示状况所在季节相对应的地理现象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B.从地中海驶往大西洋的船只逆风逆水 C.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 D.北丘洼的土壤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若图示太阳高度角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则 A.两极地区的极昼时间将会变短? B.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扩大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北半球西风带的宽度将会缩小
参考答案: 1.B 2.B 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8’)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5)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小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2分)
![]()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小题1: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面。 小题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小题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小题5:图示A点位于赤道,故昼长为12小时;B点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 小题6:夏至日过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故北半球出现昼变短,夜变短,而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时56分 B.24时04分 C.24时56分 D.24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地球自转周期有二:①以恒星日为参照点,自转一周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②以太阳为参照点,自转一周为24小时,昼夜交替周期。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4日16时时,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是(?? ) A.4日21时 B.4日11时 C.4日5时 D.3日21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时间位于东八区,而东三区位于东八区西侧5个时区,故区时较东八区晚5个小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已经区时(+)时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