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温度分布,图示区应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运动方向,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所以是寒流。B对,A、C、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图示洋流为寒流,根据所学知识,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D对。A、B、C错。
小题3:如果该海域位于太平洋,结合前面分析,该洋流为寒流,且位于南半球。说明该洋流位于大洋东岸,所以是秘鲁寒流,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应是( )
A.在上游和下游控制凌汛
B.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干流兴建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
D.在下游加固河堤,开展引黄淤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黄河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明白了治理黄河的重点在下游的水患,水患的成因在于泥沙含量太大,而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就会明白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小题2】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
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直接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两种循环动力不同,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故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2.造成图中问题的原因是
A.洪涝灾害
B.地面沉降
C.海水入侵
D.大水漫灌
E.洪涝灾害
F.地面沉降
G.海水入侵
H.过度开采地下水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图形表示了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表沉降,进而引起地面建筑物出现裂缝、断开及错位和下沉等现象。
2.地下水对组成地表的各种物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一旦被过度抽取则会降低地表支持力,造成地表下陷等诸多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小题2】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纬度及降水量曲线的变化,30°—40°纬线大陆西岸在6月份降水较多,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A错。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在40°S以南没有陆地,B、C错。只有南美洲大陆符合,D对。
【小题2】南美洲纬度10°~20°地区的大陆西岸,沿岸有势力很强的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导致沙漠延伸到南纬8°附近,所以降水少,D对。纬度低,蒸发旺盛地区,降水多,A错。南半球不受东北信风影响,B错。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