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是2.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
①煤炭的消费已经不再占主要地位
②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
③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其消费量减少
④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A.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幅度为零
B.核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水电
C.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D.石油消费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E.①②
F.②④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由图中折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是负值且下降幅度最大;水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2.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常规能源变化表明煤炭仍然占主要地位,酸雨的防治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依然是环境治理的重点;西气东输工程促使天然气消费比重明显增加;石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地理区位优势
C.矿产资源丰富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的优势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港,与东南亚相邻;②自然条件优越:面积大,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③社会经济条件好: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④改革开放政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人口问题是引起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源,故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规模。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09年3月结束的“两会”上,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图)”的概念逐渐浮现,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下面问题。
1.“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2.Ⅳ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A.湿润地区
B.第三级阶梯
C.季风气候区
D.矿产丰富区
E.政策扶持
F.著名侨乡
G.海运便利
H.科技发达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A项Ⅰ、Ⅱ、Ⅵ位于半湿润区;错误。B项Ⅳ、Ⅴ、Ⅵ经济圈跨越地势第二级阶梯;错误。C项如图所示,都位于季风区内部;正确。D项东部沿海的经济圈带,资源、能源不足;错误。
2.Ⅳ经济圈位于珠三角及周边地区,侨乡经济发展是该地区发展的独特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气候区
C.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D.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适宜发展水果种植和灌溉农业区,棉花带主要分布于密西西比河下游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A错误。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周围,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错误。亚热带作物带分布于棉花带以南的墨西哥湾沿岸,D错误。美国实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利于实施机械化生产,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本题还可结合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设计或与上题形成题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