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A、B? B.B、C? C.C、D? D.B、D 小题3:此日过后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C.长春将昼长夜短 D.长春的昼将变短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略小题1:读图可知,A地24小时白昼,应正好位于南极圈上。B地此时12小时白昼,昼夜平分。C地的白昼短于12小时,应位于北半球。D位于南极点,因公转速度影响,一年黑夜约186天,白昼约179天,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三年后的6月7日~8日,应是大家信心十足地走进高考考场,为社会、父母和老师交上满意答卷的不平凡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大家严守纪律,刻苦学习。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小题1:高考时为每年的6月初,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故判断为丙位置。
小题2:6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故甲错误;乙图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错误;北京时间为12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12时,故丙图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该表,判断问题:
城市 | 纬度 | 经度 | 一年中最大昼长 |
海口 | 20°02′N | 110°20′E | 13时13分 |
昆明 | 25°02′N | 102°43′E | 13时34分 |
成都 | 30°40′N | 104°04′E | 13时58分 |
北京 | 39°57′N | 116°19′E | 14时51分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四地均位于北半球,故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达到昼长最大,故夏至日四地的昼长达最长。
小题2: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23.5°N),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计算可判断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小题3: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日出时间都为当地的6点,故越往东日出越早,结合四地的经度位置可知。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抓住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