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番仔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小题1:从图中看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同时还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由于人多地少、经济水平较低而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知,7、8、9月份是作物的生长期,且作物一年一熟,机械化程度较高,结合选项,应是加拿大的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布局于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商品率高,故B项正确。
小题3:由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只能一年一熟,故判断其所处纬度较高,且分布于地广人稀地区,故最可能分布于加拿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农业生产熟制、农作物等基本信息,并能结合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基本特征等基本信息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人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农业地域类型①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表格内容,根据三地区各项指标所占的比例判断,①地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应该是自给农业,选项中对应的有季风水田农业,②种植业和畜牧业战报比重相差不大,商品率高,选项中应该是混合农业。③畜牧业比重大,商品率高,应该对应大牧场放牧业,所以只有A对。B、C、D错。
小题2:季风水田农业,也就是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要求热量高,所以适宜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生长,热量充足,降水多,昼夜温差较小。农业活动主要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机械化水平低,小农经营,产区人口密集,以自己消费为主,商品率低。所以选项中只有B正确,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1.a、b两地农业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a为大牧场放牧业
B.b为乳畜业
C.a为商品谷物农业
D.b为季风水田农业
E.小农经营
F.产品商品率高
G.粗放经营
H.面向农村市场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图示a位于长三角,为水稻种植业;b位于荷兰,为乳畜业。
2.乳畜业的生产特征为大规模的集约农业,商品率高,产品主要为牛奶,面向城市市场。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1996年和2003年我国不同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读图回答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耕地比重占前三位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的增加幅度超过减少幅度
B.我国各地区耕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C.我国干旱地区的耕地在增加,湿润地区的耕地在减少
D.西部地区的耕地比重在下降,东部地区的耕地比重在上升
E.主要位于我国平原地区
F.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
G.耕地的比重合计达60%以上
H.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分析上图可知,我国耕地的减少幅度超过增加幅度,A项错误;我国东北、华东、中南地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B项错误。我国干旱地区的耕地在减少,C项错误。东北、华东、中南地区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小的西北、西南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故可知D项正确。
考点:不同区域耕地的变化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不同区域耕地变化的认知能力。
2.试题分析:分析上图可知,耕地比重占前三位地区分别为华东、中南、东北。其耕地主要位于平原地区,三者耕地的比重合计低于60%。东北地区水热资源并不丰富,中南地区并非我国小麦主要产区。由上分析可知,B、C、D三项错误,A为正确选项。
考点:耕地比重高的地区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耕地比重占前三位地区的认知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