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长 B.短 C.一样 D.无法判断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旅行团跨越太平洋到达美国,说明在向东飞行,日界线东侧为西12区,比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晚整整一天。所以,当向东跨越日界线时,要把手表调慢24小时。
【小题2】旅行团向东飞行,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相同的,相当于飞机和太阳在围绕地球做相向运动,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要比对应的地面短。
【小题3】格林尼治时间为0时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而图中的格林尼治时间为0点或12点,所以,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为8点或20点。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个恒星日
B.1个太阳日
C.24时56分
D.23时56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叫1个太阳日。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1月27日,美国宇航局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捕捉到太阳表面活跃区域上空升起炽热的弧形物质,它是由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组成的超热物质,以每小时1613公里的速度射向太空。有关太阳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只有黑子、耀斑、太阳风三种类型
B.材料中的超热物质抵达地球后,在南极上空产生了极光现象
C.材料里说的弧形物质主要来自色球层,对太空中的航天器造成了威胁
D.黑子数目增多时,耀斑也常会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某同学在北半球某地利用日影测量当地的经纬度,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点40分,日影与竹竿正好等长。右下图是这一天的光照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
B.(,
)
C.(,
)
D.(,
)
【小题2】该同学所在的地理坐标为:( )
A.(,
)
B.(,
)
C.(,
)
D.(,
)
【小题3】此时的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此时,80?S以内出现了极昼,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纬10?;同时,材料中给出“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点40分”,直射点所在地的时刻为12时,与北京时间相差40分钟,应在其西侧10个经度,据此可以知道直射点在110?E。
【小题2】根据材料,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点40分,也就是说,当地时间12点,北京时间12点40分据此可以得出当地的经度;此时,日影与竹竿正好等长,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由图知,此时,太阳直射在10?S上,根据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以求出当地的纬度。
【小题3】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据此选A。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下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所以有甲,甲代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有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才出现了乙、丙现象,表示的是昼夜长短 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对。A、B、D错。
考点: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图》考点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