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等)导致西北地区生态恶化。我国的土地沙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我国南方回归线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与土地沙化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而我国各地区却,面临着种种严峻的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它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此回答1—3题。 参考答案:1、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湿地、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湿地。小题1:渤海属于海洋而不是湿地,故选D项。
小题2:,长江中下游湿地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8分)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发展快的原因是 ????????????????????????????????? 。
(2)A地沙漠的名称是 ,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
(3)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等 (2)塔克拉玛干沙漠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荒漠化问题。(1)图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2)注意结合地图。(3)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反映。(4)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主要结合其形成原因分析,尤其是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管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