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A.我国河流多为丰水期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经纬度位置判断,①洋流为影响北印度洋的夏季季风洋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A正确;②洋流为影响北印度洋的冬季季风洋流,B错误;③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按成因属于风海流,按性质属于暖流,C错误;④洋流为莫桑比克暖流,流经的两岸地区均为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
【小题2】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为②,即北半球冬季,我国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较少,河流处于枯水期,A不恰当;非洲的热带草原有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差异,此时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而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茂盛,B错误;此时北半球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C错误;此时北半球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海洋上气温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即等温线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凸出,D正确。
考点:洋流分布、成因及影响
点评:本题组考查了洋流分布、成因及影响。关键是学生通过图中海陆位置确定①②③④洋流名称,从而确定四个洋流的性质及成因。注意本题中①②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确定①②洋流分别对应的季节,带入到题目当中做出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在太行山南段东麓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则可知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降水集中在7、8月,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属于半湿润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说明降水量较大,但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植被截留降水和降水大量下渗,不会导致水库无入库水量,所以最可能是人工拦截径流导致无入库水量。
该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河流流域的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附近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B.乙处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C.丙处多曲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丁处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小题2:有关甲、乙、丙、丁四处多发灾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易发生旱灾
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易发生洪灾
D.丁处易发生滑坡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甲处位于河谷中,等高线较为密集,水流速度较快,A项错误。乙处是一陡坡,无河谷,所以不可能多峡谷,B项错误。丙处的河道曲折,多曲流,该河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而径流季节变化大,C项正确。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流速度较缓慢,泥沙沉积量大,河流含沙量小,但该河在我国南方地区,没有结冰期,所以D项错误。
小题2:甲处在河谷中,有河流经过,水源丰富,不易发生旱灾,A项错误。泥石流多发生在沟谷中,乙处是一陡坡,五沟谷,所以B项错误。丙处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泥沙沉积量大,易发洪灾,C项正确。丁处地形平坦,不易发生滑坡,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河流各月平均径流量示意图,柱状长短表示径流量的大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较大
B.冬季出现断流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主汛期持续时间长
小题2:有关该河流域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旱涝对该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B.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C.粮食作物商品率低
D.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图中柱的长短表示径流量大小,不能表示河流含沙量,A错 。各月份径流量都大于0,所以冬季没有断流,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月的径流量大小差距较大,说明径流季节变化大,所以C对。图中径流量最大的是7、8两个月,说明这时期的雨量大,是主汛期,时间短,所以D错。
小题2:由上一题可知,该河流域降水、径流季节变化大,所以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所以A对。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国营农场,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以B、C错。这里纬度较高,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