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根据图示:该地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为44°,所以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2°,所以该地的纬度为68°N。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点,所以该地的经度为90°E。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参考答案:(1) 夏至 秋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并由此形成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因此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如图中的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21°,此刻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
(2)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带是 。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 ,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
(4)在图上画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此线上太阳高度为 ,该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
参考答案:(1)21°N 75°E
(2)69°S~90°S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α为21°,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1°N,根据北京时间为15:00,判断地方时为12:00的经度75°E。所以直射点坐标为:(21°N,75°E)。
(2)太阳直射点位于21°N,所以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为69°,所以69°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太阳直射点位于21°N,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21°N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21°)=71°。
(4)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过地心,垂直于太阳光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该线是晨线。
考点:本题考查根据太阳光照图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晨昏线的判断。
点评:极昼极夜区的描述要能够注意“及其”二字,晨昏线的判读可以采用地球的自转法,先判读地球自转的方向。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有一名地理科学兴趣小组成员,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他发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大,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这名地理学科小组成员所在地点位于( )
A.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热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图中人的身高和影响均1.5米,说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是4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纬度是23.5°S,所以该地纬度可能是21.5°N,或68.5°S,该地冬至日影长达最大值,所以纬度是21.5°N。位于热带,D对。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五带的划分。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主要自然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