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09年11月8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非双方共同探讨如何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1)石油是我国自非洲进口的一项主要资源,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_________。
(2)南非是我国在非洲的第二大矿产进口国,我国已在南非投资的矿产项目有
??????????????????????????????????????????????????????????????????????????????????????????????????????????????????????????????????????????????????????? [???? ]
??????? A、煤矿、金矿
??????? B、煤矿、磷酸盐矿
??????? C、铜矿、磷酸盐矿
?????? ?D、金矿、铜矿
(3)埃及盛产优质的_______(经济作物),试分析埃及生产该种农产品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大陆回归线附近分布着大面积的___________气候,且直逼大陆西岸,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而我国东部回归线附近却温暖湿润这主要受_________环流影响,造成这一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河长度不及B河而流量超过B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处与C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C处国家公园的动物大迁徙是非洲著名的生物景观,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哪张景
???????? 观图与该地相符合
??????????????????????????????????????????????????????????????????????????????????????????????????????????????????????????????????????????????????????? [???? ]
?? 
(7)近年来,D处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尼日利亚
(2)A
(3)长绒棉(棉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 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披露,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1月至5月,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增长8.5%,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越美国(53.5%)。
材料二 “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图a)”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b)”。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根据图②,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7分)
(3)丙海域有众多的岛屿呈链状分布,其成因是________。(1分)
(4)分析丁河口夏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3分)
(5)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具有哪些优势?(2分)
(6)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3分)
参考答案:(1)水源 沙漠化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两河流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由于有两河水的灌溉在两河沿岸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但由于干旱容易导致土地沙化,如果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次生盐碱化。
(2)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降水较多;而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两地冬季降水差异较大。
(3)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在丙处形成岛弧链。
(4)河流径流量大,夏季风从海洋吹向河口,喇叭口的地形特点,三个因素叠加,推高了潮位。
(5)缩短了运输路线,节约成本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6)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努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能源勘探以开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 整经济结构以节流。
考点:能源开发利用。农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海洋环境。气候类型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2分)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④是 气候。
(2分)
(3)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 (至少写两个)。(3分)
(4)指出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3分)
参考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2)南北纬40°~60°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在30°~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2)由图可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④分布在30°~40°N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
(3)⑥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雨热同期。④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水果为柑橘、无花果等。
(4)东亚季风气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由于东亚地区背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形成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季节,往往被分割成若干个高、低压气压中心。每年的北半球的冬季(即一月份),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割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的为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上形成的亚洲高压;故选C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在熟悉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的同时还得明白海陆分布对其产生的影响。试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B.此时正处于汛期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为两岸的甜菜提供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