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起一根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下图为“竿端投影变化图(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中竿影变化轨迹与圆圈相切处为最短影长,也就是当日当地太阳最高的时刻(12:00),此时北京时间12:40,相差40分钟即相差经度10度,当地正午时刻较北京时间迟,位于东八区西边,按照东加西减,故当地经度为110°E;当地正午时刻的竿影长与竿长相等即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度,当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同一天,两地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原理,可计算出当地的纬度90°-45°-23.5°=21.5°,C正确。
小题2: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故选C 。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1月14日,非斜线部分表示1月15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1--3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2.有关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正确的是3.有关A、B、C三点昼长状况的关系正确的是
A.1月15日14时
B.1月15日15时
C.1月15日20时
D.1月14日16时
E.C>B>A
F.A>B>C
G.B>A>C
H.B>C>A
I.A>B>C
G.C>B>A
B>A>C
B>C>A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本题解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得知图示为北半球,西经90°为0时,所以太阳直射在东经90°,所以北京时间为1月15日14时。
2.距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A、B、C三地,距离太阳直射纬度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本题B正确。
3.太阳直射南半球上,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故本题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ME为晨昏线中的_____线。
(2)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太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由图2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_______(变快、变慢)。
(4)一年中太原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
(5)早晨6点的是_____点。(填字母)
(6)A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点。
(7)C点在B点的_____方向。
参考答案:(1)晨
(2)④;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短夜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下表为当日A、B两地昼长时间。据图完成1~3题。
1.若在A、B两地的游客同时看到了日出,则A地位于B地的
[????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2.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
A.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图示日期是在9月21日~12月22日间的某一天
C.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
D.图中甲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3.若图中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00,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
A.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B.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3/4
C.甲地可见正午的阳光
D.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90°
参考答案:1.B
2.C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