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度,甲位于乙的东面。按纬度,甲位于乙的北面。所以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B对。
【小题2】两图的图幅相同,甲岛的经度范围小,表示的实际范围小,所以甲岛的比例尺较大,A、B错。根据经纬度判断,两岛都在东半球、低纬度,C错。根据纬度差判断,甲岛的南北距离比乙岛短,D对。
考点: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下为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各图坡高相同,但是坡长(水平实地距离)不同,所以比例尺最小的A坡最长,坡度最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12分)
【小题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3分)。
【小题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4分)
【小题4】分析P城市形成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小题1】南岭(1分) 武夷山脉(1分)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根据经纬度位置和等值线特征分析判断:闭合区域气温应较低,原因是海拔较高,所以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南岭、武夷山脉。
【小题2】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武夷山脉东侧降水量大于西侧降水量。因为山脉东侧距海近,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山脉西侧距海较远,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小题3】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是E地等温线向低纬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F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海洋影响。
【小题4】P城市是武汉,其形成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武汉所处区域工农业发达,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地;该区域人口城市集中,消费量大,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的集和散。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点评:降水类型主要有三种: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圳(如左图所示)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右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b
B.c
C.d
D.e
【小题2】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易被侵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c、d、e三条水路都符合水向低处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所以是溪流,B、C、D错。b水路不能判断水流方向与等高线的关系,应是水圳,A对。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等高线坡度差异不明显,但是根据河流形态判断,甲处是凸岸,不易侵蚀,A错。乙处河道平直,侵蚀弱,B错。丙处是凹岸,易被侵蚀,C对。丁处河道平直,不易侵蚀,D错。
考点:等高线图,溪流与水圳的差异,河流的凹岸与凸岸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