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A.69°N及其以北地区 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69°S及其以南地区 D.69°S上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1°,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1°,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说明地球位于近日点(1月初)附近,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太阳直射点21°S纬线;次日,南半球昼长夜短,AB为昏线,所以,45°W的地方时为18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经读数向西增大的为西经),135°W为12点,被太阳直射。故选B.
【小题2】太阳直射21°S纬线,晨昏线与69°纬线圈相切,69°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小题3】135°W为12点,45°E经线为地方时0点。新的一天为45°E向东到日界线,小于地球的一半。
【小题4】甲地位于昏线上,图示时刻的地方时为19点(45°W为18点),即19点日落,昼长为(19-12)×2=14小时。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植物的生长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火山喷发的能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360°所用的时间,叫做一个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是一回归年,一个回归年是指太阳直射点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差。或者说地球连续两次春分的时间间隔。这和地球自转轴的运动有联系,故本题应当是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 )
A.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银川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每逢春节,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A错。南半球昼短夜长,B错。银川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错。
【小题2】春节是1至2月份,图中D点是冬至日,12月22日,A点是次年的3月21日,所以春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DA段,D对。
考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极昼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