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该地夏至日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长城站(62°13′S,58°58′W)和黄河站(78°55′N,11°56′E)的日影方向2.如果黄赤交角为Q,则M和N的差值为
A.黄河站在东北
B.长城站在西南
C.黄河站在东南
D.长城站在东北
E.1/2 Q
F.Q
G.2/3 Q
H.2Q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读图知,图中三条线自左向右依次是夏至日、二分日和冬至日,二分日北京时间18时日出,该地6时日出,得出该地的经度为60°W。该地夏至日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太阳直射((23°34′N,60°W),此时,黄河站日影在东北,长城站日影在正南稍偏东,选A。
2.图中M为二分日(或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N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驾驶该地的纬度为δ,当黄赤交角为Q时,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M=90°-∣δ-0∣,N=90°-∣δ-Q∣,故M和N的差值为Q,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图中AB为晨线,据此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2.若黄赤交角为20°,则3.如果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AB仍为晨线,则此时
A.13时40分
B.10时20分
C.1时40分
D.2时20分
E.此时北半球为夏至
F.地球位于远日点
G.70°N发生极夜
H.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I.70°S发生极昼
G.杭州昼达到最长
太阳日仍长于恒星日
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1.因为AB为晨线,所以AB线以西为夜半球,95°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由此可以求出北京时间为1时40分。
2.若黄赤交角为20°,则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20°S~20°N之间,即回归线的度数是南、北纬20°.极圈的纬度数是南、北纬70°。由于图中AB是晨线,所以70°N及其以北为极昼。北半球为夏至日,20°N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但还没有到达远日点。
3.若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AB为晨线,则AB线西侧为昼半球,70°N及其以北为极夜,北半球处于冬季,杭州昼短夜长;70°S发生极昼现象;太阳日将会比恒星日短,印度处于冬季,而风向左偏,将盛行西北风。
本题难度:困难
3、多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9时57分嫦娥二号卫星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并飞入指定轨道,据此回答1—2题。1.当卫星进入指定飞行轨道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2.与月球相比,地球上因有生命而显得特殊。下列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昆明白昼时间是一年中最长的
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E.地球表面温度适中且有大量液态的水
F.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G.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H.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参考答案:1. AB
2. B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赤道地区全球昼夜等长。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是2.乙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丰富
C.水能资源丰富
D.内河航运发达
E.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F.荒漠化
G.过量引湖水灌溉导致盐碱化
H.沿湖围垦致使A湖萎缩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1.图示甲位于北海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图示乙区域位于里海周围,石油资源丰富。
2.图示乙地区位于中亚内陆地区,注意“土地利用中的环境问题”,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故由于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扩张。
点评:世界区域的比较分析,考查学生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地球表面不考虑大气影响的太阳辐射或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叫天文辐射。下图是一年内不考虑大气影响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2.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主要决定于:
A.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极点
B.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
C.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极点
D.不同纬度,冬、夏太阳辐射的差值,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即太阳辐射的年振幅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E.太阳高度和大气厚度
F.白昼长度和云量多少
G.地形和海陆分布
H.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全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是的赤道,排除A;图中在看出,南半球的夏半年(9—12月)在90°S达到最高值,夏半球的夏半年(3—9月)在90°N达到最高值,排除B;冬半年要分半球说明,南半球的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北极点;北半球的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南极点;C选项表述不清,排除;图中看出,南半球的夏半年(9—12月)在90°S达到最高值,冬半年为最小值0,夏半球的夏半年(3—9月)在90°N达到最高值,冬半年为0,赤道季节分布均匀,故选D。
2.地球表面不考虑大气影响的太阳辐射或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叫天文辐射,从其定义得出不考虑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排除A、B;对于C,图中没有信息反映,排除C,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不断的移动,全球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不断变化:纬度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变化小,昼夜长短变化小;纬度高,则反之。而纬度和昼夜长短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