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下高上低的大气结构有利于对流的对流,大气较稳定。读图可知,5时、20时出现逆温,大气稳定,12时、15时逆温消失。正确答案选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逆温从上而下逐渐消失也说明这一问题。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各气温曲线之间的气温差判断,下部明显大于上部。正确答案选A。
【小题2】由日出时间5时推断日落时间为19时,并且知道这一天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正午地物的影子不会是年内最长,因为太阳高度越大地物影子越短。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正午太阳不可能位于北方。北半球的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中纬度地区一定比海口的白昼长,因为海口的地理纬度大约是北纬20°,位于低纬度。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9~11题。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A.23°26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阴影表示夜),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标准时是 (3分)
(2)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 (3分)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 (3分)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3分)
(5)赤道上夜弧的范围是 (3分)
参考答案:(1) 9时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1)图示反映昼半球的平分线所在45°E时间为正午12时,则计算世界标准时0时区的区时,位于45°E西侧45°,故时间为9时;
(2)图示晨昏线与70°N纬线相切,70°N以北出现极夜,则70°S以南出现极昼,为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而图示反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0°S;
(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接近近日点位置,故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5)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夜弧的范围为18时,计算135°E---6时(计算位于45°W)。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图中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
A.ab>cd>ac=bd
B.cd>ab<bd<ac
C.ac>bd>ab>cd
D.bd=ac>ab=cd
【小题2】若a点比b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
①a点在d的西北方 ②a点在d的东北方
③bd的经度为90°W ④bd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3】若a,d同时日出,则此时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太阳直射赤道
C.北极附近的出现极昼
D.台湾遭受台风袭击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图示ab、cd跨经度30°;而ac、bd跨纬度50°;故图示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长为ac=bd>cd>ab;比例尺越大,实际距离越小,故选A项。
【小题2】a点比b点的地方时早10小时,说明a点位于b点东面150°;计算b点所在的经线经度是120°E-150°=-30°即30°W;故选B项。
【小题3】a、d同时日出时,说明应该发生在春分或者秋分日,那么当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不可能的答案是A。
考点:经纬网;地方时。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