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同一天,亚的斯亚贝巴(9°03′N,38°42′E)日出最早 B.阿布贾(9°12′N,7°11′E)昼长于夜,但昼在缩短 C.内罗毕(1°17′S,36°49′E)日出东南 D.罗安达(8°50′S,13°30′E)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要调小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区域由海拔高度可以看出中部高四周低,不可能出现向心水系,A错;沿海东侧是索马里洋流,图示由北向南流,应是北半球的冬季,B错;甲地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地降水比甲地少,C错;甲地海拔高,等高线密集是山地,乙地等高线稀疏是沿海平原,甲地更易出现泥石流。选D正确。
【小题2】5月4日到6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日出时间越早,昼越长;四个城市中阿布贾经度最东,日出最早,A正确;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昼最长的一天,在访问期间,阿布贾昼长于夜,昼在变大,B错;访问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日出东北,C错;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罗安达在南半球,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要调大,D错。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表示的是____日(节气)的光照情况。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2分)
(4)图中ED表示_______线(晨线/昏线)
(5)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
(6)C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参考答案:(1)夏至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图中北极圈以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故此时为夏至日光照图。
(2)由上图可知,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此图为夏至日光照图,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根据图中经线可知,每两条经线之间间隔45°,图中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35°E,此时为0点,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45°W。
(4)顺地球自转方向,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界线是昏线,故图中ED表示昏线。
(5)根据图中可知,A所在经线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相差45°,故A地为15点。纬度越高白昼也长,图中B点纬度位置最高,故白昼最长。
(6)图中C点位于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处,故地方时为6点。图中D点位于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故昼长为24小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4—5题:
小题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黑子
小题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电离层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小题1: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故明亮的光球层上看到的“黑气”即太阳黑子。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黑子发生于光球层,耀斑发生于色球层;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a为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a经线的交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Q点在30°E经线上,且地方时为5时30分,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0时44分
B.22时44分
C.11时30分
D.23时30分
【小题2】若Q点始终位于该经线上,则在一年之中该点的移动方向是( )
①3月21日~6月22日期间,Q点向北移 ②6月22日~9月23日期间,Q点向南移
③9月23日~12月22日期间,Q点向赤道方向移
④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期间,Q点向极点方向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由题干可知30°E经线上,地方时为5时30分;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点地方时=已知经线的地方时±经度差÷15°(东+西-),所以此时北京时间是5:30+90°÷15°=11:30,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题干中无法确定Q点的位置,所以该点可能位于北半球也可能位于南半球;根据一年中晨昏线的移动规律可知,3月21日~6月22日期间,若Q点在北半球则向南移,若Q点在南半球则向北移;同理在6月22日~9月23日期间,Q点即可能向南移,也可能向北移,故排除①②;9月23日~12月22日期间,若Q点在北半球则向南移,若Q点在南半球则向北移,即都向赤道移动,如下图所示;同理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期间,Q点向极点方向移,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图》考点巩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