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丙乙丁甲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意可以知道,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是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在上述四个地方中,只有丁地的白昼时间超过12小时,说明此地位于南半球,而故选D。
【小题2】从四地的白昼时间来看,甲地白昼最短,说明是它是以上四个地方中位于北半球的最高纬度,其次是乙,丙和丁值得推敲,丁地的白昼时间比12小时长了1小时56分,而丙地比12小时少了35分钟,说明丁地位于南半球的纬度要比丙地位于北半球的纬度更高些,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半球及纬度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8年3月29 日,新西兰和斐济当地时间晚上8时率先开始“熄灯,让地球睡一小时”活动。随后世界上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城市按照时区依次熄灭灯光,参与这一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新西兰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
A.4时
B.18时
C.16时
D.24时
【小题2】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活动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光污染
C.能源紧张
D.土地沙漠化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表中观察:新西兰(惠灵顿)早于北京时间4小时,当新西兰晚上8点(20时)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应晚4小时,即16时,C正确。
【小题2】“吸灯”意思为节约能源,反映出世界能源紧张,C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图经纬网所示,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 (东、西)半球,D点位于 (南、北)半球。
(3)A点在C点的 方,C点在D点的 。
(4)地方时相同的是 和 ,均位于 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
参考答案:(1)略
(2)西 北
(3)正北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逐渐增加的为东京度,减少的为西经度;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即可判断。
(2)A、B、C三点都位于东经160度以东,因此属于西半球,D点位于北纬50度,当然位于北半球。
(3)A点在C点的正北方,C点在D点的东南方。
(4)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依此原则A.C地方时相同,在西经165度经线上,是西11区的中央经线。由于D点在东10区,比C点早21个小时。所以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7月1 日9点。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若图示为某日①②③④⑤五地的昼长状况,则五地中( )
A.①地与⑤地的纬度数值相等
B.②地的自转角速度大于④地
C.③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
D.①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②两地昼长夜短,位于同半球且①地纬度高于②地;45两地昼短夜长,位于同半球,且④地纬度低于⑤地;①②两地和④⑤两地位于不同半球;③地昼长为①②小时,位于赤道上。①地昼长和⑤地昼长之和为24小时,说明这两地位于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②地的自转角速度小于④地;③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