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6米 B.24米 C.40米 D.60米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甲地不是谷地地形且海拔高、温度低,从等温线可以看出,乙、丙温度低,植物发芽、开花晚。丁地位于谷地,且温度较高,植物发芽、开花早。
【小题2】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升高,即形成逆温现象。从右图可以看出,坡顶最低气温低于-9℃,不适宜种植脐橙,坡中最低气温高于-9℃,因此坡中及其下部可以种植脐橙。图中显示3:00-1:00之间,该地坡中气温高于谷底,出现逆温现象,此时坡中可谷地的最大温差为3度左右,根据气温垂直递增规律可知,坡中到谷底的高差小于30米。
【小题3】坡中气温适宜;谷地北坡位于冬季风北风破,不易遭受冻害。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沿北纬60°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
读材料一回答:
(1)由图可知,0度经线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 的影响;东经120度气温最低原因是 。(4分)
(2)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 季风。(4分)
(3)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 。(2分)
读材料二回答:
(4)P点的气压值为 。(2分)
(5)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将如何发生变化?(从降雨、气温、风向等三方面简要分析)(6分)
(7)简述图中甲河下游多发生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洋流(或北大西洋暖流) 处在寒冷大陆的内部,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材料一图,沿北纬60°纬线,0度经线位于欧洲西部,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东经120度与60°N交点处在寒冷大陆的内部,且海拔较高,是冷空气的源地。所以气温最低。
(2)结合前面分析的经纬度,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亚洲高压,或叫蒙古高压。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印度半岛吹东北季风。
(3)图中两曲线气温、气压高低正好相反,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呈负相关。
(4)根据材料二图分析,P点所在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P应是低压中心。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图中等压距是5hpa,可以推测出P点的气压值是1000Hpa。
(5)读图,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P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大于O点, P点位于海洋表面,摩擦力小于O点。所以P地的风力比O地大。
(6)读图,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先穿过冷锋,冷锋降雨在锋后。后经过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所以将是晴→雨→晴→雨→晴。气温将冷→暖→冷变化。风向由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变化。
(7)图中甲河为海河,海河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海河流域水系呈“扇形”,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支流水位猛涨。海河下游地势平缓,泥沙淤积,泄洪不畅。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等值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区域自然灾害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 25.9 | 26.1 | 25.8 | 24.8 | 23.2 | 21.8 | 21.1 | 20.8 | 21.3 | 22.4 | 23.8 | 25.3 |
降水量 (mm) | 251 | 246 | 217 | 221 | 148 | 101 | 113 | 89 | 61 | 67 | 89 | 190 |
参考答案:
(1)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各月气温在20℃以上);位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仔细分析图表信息。气候特点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来分析。从表格信息看,全年高温(各月气温在20℃以上),是因为处于热带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的特点是年降水量丰富(1500㎜以上),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12月至5月)。主要原因是处于东南信风带,同时由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该岛上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普莱桑斯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2)毛里求斯岛内交通运输方式在图中主要表现为公路和高速公路。公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分布,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3)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历史等)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从气候角度看,气候高温多雨;从土壤角度看,“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提示出土壤(火山灰)肥沃;从水源角度看,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说明甘蔗种植的历史悠久。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图为国家气象局发布的2014年1月29日的烟花爆燃放气象指数的预报,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不太适宜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
A.陕、桂、湘
B.晋、皖、陕
C.滇、黔、湘
D.陕、川、桂
【小题2】下列关于1月29日烟花爆竹燃放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国范围内有极不适宜区域出现
B.不适宜燃放地区多分布于东部经济地带
C.成都平原地区较江汉平原更适合燃放烟花爆竹
D.平原地区普遍比高原山地地区更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
【小题3】爆竹燃放时会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燃放污染与地形和气象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
A.盆地地形区,气流不易扩散,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严重污染
B.高压控制区,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容易向外扩散,因此污染较轻
C.冬天的北方地区,晴朗的夜晚比白天燃放更容易造成污染
D.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的污染与该地风速呈负相关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的图例可知,不太适宜燃放烟花爆竹的省份是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山西、安徽、山东等。
【小题2】读图可知,全国范围内没有出现极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不适宜燃放地区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都为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区域;东部平原地区为为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地区,西部高原地区适宜燃放烟花爆竹。
【小题3】高压控制地区,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为从四周向中间辐合,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不容易向外扩散,空气污染较严重。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