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11:31: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阴影区域为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小题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用商业化生产
| 小题3:为抵御春季低温、霜冻灾害,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向茶树喷水,其地理原理是 空气中水分增多???②减小温度变化???③增加大气逆辐射?????④增加光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河流判断,乌龙茶起源地位于山区,海拔较高,A错。根据图中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山区云雾多,B对。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养分积累,不是有利条件,C错。云雾多,日照时间短,D错。 小题2:读等高线图可以看到,E地等高线比F地稀疏,说明E地坡度平缓,A错。两地纬度基本相同,都属于亚热带地区,纬度差异不是主要因素,B错。图中信息不能判断E地劳动力多,C错。E地坡度小,便于修建梯田,更加适用商业化生产,D对。 小题3:向茶树喷水,使空气中水分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增加,①对。水汽在结冰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减小温度变化,②对。大气中水汽增加,能增加大气逆辐射,③对。喷水不能增加光照,④错。所以A对。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 A.电子工业基地 B.电力能源基地 C.汽车工业基地 D.宇航工业基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结合水能资源的开发、火电站和核电站建设,成为全美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 亿元。据此回答1 ~3 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开垦荒地,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3题。 表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1、在该水源地内 [????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2、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3、该水源地位于 [???? ]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参考答案:1、A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过度放牧、过度垦殖(2分) (2)深居内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分析。①位于内蒙古的东部,农牧过度地带,其人为因素是放牧和开垦导致的。 (2)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位置和地形影响其气候干旱导致的荒漠化。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人口、能源的解决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