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山谷 B.背斜 C.山脊 D.向斜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甲处海拔高度介于0-50米之间,乙处海拔高度介于150-200米之间,因此两地相对高度介于100-200米之间。
【小题2】甲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
【小题3】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谷地地形。其形成原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①处为背斜成岭
B.图示地区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E.甲—Ⅲ
F.乙—Ⅱ
G.丙—Ⅳ
H.丁—Ⅰ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C。图中背斜②没有成谷;B项地质基础较稳定,没有发生断层;②处岩石不一定比③处坚硬,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而向斜中心受水平挤压力作用。
2.B。甲处海拔4 500米以上且位于温带地区,有冰川侵蚀作用;乙处是冲积扇(I),丁处为三角洲(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
【小题1】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小题2】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C区域位于相对下沉的断层,为地堑构造,故B正确。
【小题2】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是由于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同属于板块内部张裂的是C断层,故C正确。
【小题3】读图可知,题中岩层①②③为沉积岩,岩层最新的为③,④为岩浆岩,③岩层已被岩浆破坏,故先形成③后形成④,故D正确。
考点: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形较小,跋山涉水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焉耆马集中产自海拔2 800米左右的天山某高山盆地,该盆地位于三条“U”型谷地的汇合处,较为平坦开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材料中盆地较为平坦开阔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小题2】关于焉耆马优良特征的形成原因,推断不正确的是
A.天山冰雪融水提供了富含矿物养分的优质饮用水源
B.多样的植物种类提供了富含营养的食物
C.平坦开阔的盆地提供了训练奔跑能力的场所
D.盆地海拔较高,含氧量较低,有利于良好耐力的形成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中信息提示,此盆地海拔较高,且为三条“U”型谷地汇合处,结合有关地貌的知识及天山自然环境,可推断这三条“U”型谷为冰川侵蚀谷,故此盆地亦为冰川作用形成。B正确。
【小题2】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判断,冰雪融水因没有埋藏于地下,因此不可能溶解有矿物养分,其水质虽优,但矿化度低。A正确。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与生物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2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4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2分)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2分)
参考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和图中植被类型可以判断气候类型,流水在河流的不同位置作用是不同的,上游主要是侵蚀作用,下游主要是沉积作用,作用大小与河流的水量有关,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形成的不同地形的成因,地形倒置现象的原因,图中山地就是倒置地形。植被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气候(气温与降水的变化)与河流的水文状况(包括河流含沙量、径流量的变化等)。
考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形成地形的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成因,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