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如图为上海世博园用地规划图。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5.28 km?,其中浦西1.35 km?,这里原有大片老厂房及部分老民居。回答问题。
1.上海世博园布局于黄浦江两岸,其主导因素是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3.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园区内建有展馆,但各展馆的建筑风格迥异,这主要体现了
A.靠近中心商务区
B.地价低廉
C.有利于城市改造
D.缓解越江(黄浦江)交通压力
E.同心圆
F.扇形
G.多核心
H.田园城市
I.科技水平的差异
G.经济水平的差异
地域文化的差异
国家政策的差异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
1.结合材料“这里原有大片老厂房及部分老民居”,故选C项。
2.田园城市符合生态城市原则,重点体现于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故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最吻合。
3.世界各个国家的展馆体现了该国家的风土人情特征,故反映了各国地域文化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30年间,该地区 2.据图分析,30年间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约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约增长了两倍
E.大幅提高
F.变化不大
G.大幅下降
H.略有下降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1.本题所依据的材料是某地30年的人口增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人口增长了1 500万,其中乡村人口增长了1 000万,因而可以得出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
2.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30年间该地城市化水平没有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资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不同地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人口移动,人口移动又不断改变人口分布。1.据报道,近期沪上一些家政中介悄然引入“菲佣”(菲律宾女佣)。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菲佣”属于2.我国沿海某出口导向型企业计划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限制它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务输出
B.难民迁移
C.优秀人才移民
D.经济迁移
E.资金
F.土地
G.劳动力
H.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形式。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发生了新的变化,迁移的主要方向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迁移的形式区域多样化。“菲佣”属于外籍劳工,属于劳务输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内地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但是距离沿海地区距离远,交通运输条件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材料1世界人分布极不平衡。一般而言,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人口密集,湿热的热带雨林内部、寒冷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干旱的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材料2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A.地形
B.生物资源
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
E.热带雨林气候
F.亚热带季风气候
G.地中海气候
H.苔原气候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物资源,随气候条件改变而改变。而忽略了社会经济因素热带雨林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其他地区。
2.按表格资料反映:热带雨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都很大,而事实上,目前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地区都是人口分布稀少地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为材料,考查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等相关知识。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