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一图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甲时期一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判断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河流补给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雨水补给?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湖泊水补给???④地下水补给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3.若村落和城镇在此处布局比较稳定,且有不断向沿岸靠近的趋向,则图中村落可能位于
①北半球的右岸?②南半球的右岸?③凸岸?④凹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③④
I.①③
G.①④
②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地区的植被状况为森林,判断该地位于湿润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和河流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图示:图中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根据村落不断向沿岸靠近的趋向,说明村落位于河流的堆积岸,位于河流弯曲处的凸岸,北半球的左岸,南半球的右岸。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A.打坝建库
B.平整土地
C.修基本农田
D.深耕改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三项属于工程措施,深耕改土属于农业技术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2.学生对图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城镇
B.牧区
C.林区
D.矿区
E.气候、交通
F.土壤、市场
G.水源、技术
H.地形、人口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相关内容,同时考查图表分析能力。图中所示的L湖泊被污染,其污染物的来源可能有两个,其一是湖泊周围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而图中显示湖泊附近是城镇分布密集区,因此城镇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二是进入湖泊的河流带来的,但图中水系的分布显示进入湖泊的河流流经的是林区,是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因此河流不会被污染,故造成湖泊污染的污染物不会是牧区、林区和矿区。从图中水系分布的密度看,牧区多分布在河流较稀疏的地区,且多在河流的中下游,说明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且该区域的城镇分布较少,说明人口稀少,因此影响牧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地形相对平坦、人口相对稀少。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读材料完成下列下列各题。1.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
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E.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F.对废矿区可以有针对性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
G.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H.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黑”产业主体是煤炭产业;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药材开发、生态旅游属于“绿”产业的范围;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30%为第二产业。
2.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错误的是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雨林的前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据此回答下面几题。1.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2.热带雨林地区商业性伐木的原因是3.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A.雨林中土壤贫痔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人类的开发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E.借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F.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就业机会
G.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H.扩大牧场,出口牛肉获取经济效益
I.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G.移民亚马孙平原
吸引国外投资者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建立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1. C
2. C
3. D
本题解析:1.本题组主要考查雨林被毁的原因及保护措施。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强大,生产能力强,自然状态下不容易被破坏,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是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
2.木材的出口可以换取外汇。这是商业伐木的重要原因,也是政府允许伐木的原因。
3.修公路、移民、开辟牧场均为开发措施,只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