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4年世界首例旱地种植的杂交旱稻在上海诞生,杂交旱稻种植与传统水稻相比,节省劳动力,且产量持平。据此完成问题。1.杂交旱稻在干旱的地区推广并获得高产,这说明2.上海传统水稻区改种杂交旱稻,导致该地区
A.水资源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科技进步使农业对土地资源质量要求更高
C.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所需的资源量减少
D.科技进步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的限制作用
E.耕作劳动力增加
F.水田耕作变为旱地耕作
G.粮食消费大量增长
H.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杂交旱稻培养属于培养良种,属于科技改善农业生产对水源的要求。
2.上海的传统水稻区为水田农业,杂交旱稻种植属于旱地农业,可节约水资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问题。
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
B.Q
C.M
D.N
E.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F.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G.M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H.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和世界区域地理。
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故丙适合农牧结合发展;此外,丁虽然降水较丰富,但处于中温带,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也适合农牧业结合发展。
2.P地区年降水量约200毫米,气温高,为干旱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A错误。结合降水量及所处温度带排除Q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可能,则乙地只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均为季节性降水,旱涝灾害频繁,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正确。M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易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现象,导致荒漠化,故应退耕还牧,C项错误;N地区降水较丰富而气温较低,属湿润区;而土壤荒漠化主要出现在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D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为四种工业投入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炼铝厂投入结构相似的是2.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等地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
A.甲
B.乙
C.丙
D.丁
E.产业升级
F.资源调配
G.产业集聚
H.产业转移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炼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故工业投入因素中应以能源比例最高。
2.材料反映工业从我国向其他地方迁移,属于工业转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差异显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四川盆地有成片水田,内蒙古东部为成片牧场。两地农业不同的主导因素是2.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蔬菜、家禽、奶等生产基地,主要区位因素是3.“彩色农业”是云南特色,其鲜花远销中外,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政策
C.市场
D.气候
E.市场
F.劳动力
G.交通运输
H.科技
I.塑料大棚运用
G.灌溉技术发展
交通运输改善
国家政策调控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四川盆地有成片水田,内蒙古东部为成片牧场。两地农业不同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条件。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内蒙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蔬菜、家禽、奶等生产基地,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需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鲜花远销中外,主要原因是采用高速交通,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农产品产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该农产品最可能是2.该农作物在世界的主要产区有
①埃及?
②泰国?
③澳大利亚?
④乌兹别克斯坦
A.冬小麦
B.水稻
C.棉花
D.橡胶
E.①②
F.①②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某农产品产量分布示意图可知,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地区,新疆地区,所以该农产品最可能是棉花。选择C项。
2.棉花主要在埃及的尼罗河沿岸,中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称为“白金之国”所以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