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和中国为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部分工程图,读图分析回答。
材料:
??? 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奔流到海不复回”,但谁曾想到时至今日黄河出现了“奔流不到海”的断流景观。从20世纪70年代之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而且断流天数逐年增多,1997年达181天,1999年长达226天,断流河段逐年增长。据统计每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60亿元。

(1)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是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流对沿岸生态会带来__________后果。图中虚线A、B、C中,其
??? 中针对断流而采取的措施是____ _________,该工程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除断流和次生盐碱化外,黄河下游地区还面临的最突出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该问题形成的最
???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为改变这种情况,在图中乙区域内实施________山绿化工程,图中丙区域内
??? 实施_________工程。
(3)图中②③④⑤⑥等城市今年出现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改
??? 变这种状况应在图中甲地区实施___________工程。
参考答案:(1)近年来气候逐渐干旱,降水量有所减少;中上游引黄灌溉用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全世界对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高涨,试问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有效措施有哪些?(12分)
参考答案: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2)、加强雨林管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知道了亚马孙热带雨林所具有的全球性的环境效益、其生态的脆弱性及其目前的开发所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境问题,对其实施生态保护势在必行了,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可知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有效措施主要有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处理好了新教材相关内容的教学教学方法问题,但以这样的方式做为期中考试题,有些把教材处理得过死的趋势,有明显的让考生死记教材的趋势,试题属于典型的死记硬背的题目,与高考要有较大的差距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回答5~6题。
5.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
C.投资少,成本低,市场广泛???????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
6.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②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③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④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5.D?? 6.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为深入研究沙尘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
A.西北和华北
B.华北和东北
C.华北和华东
D.华北和中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故为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源地,而受西北季风影响,沙尘暴的必经之地为华北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形成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风能 ②生物能 ③天然气 ④核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确风能和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核能的能量来源于铀235,属于矿产,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