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四)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A地为沙漠气候,因采矿业对水需求量大,A地水源短缺成为开发困难的原因,故A项正确。
小题2:C为沙漠气候,D为地中海气候,D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多,市场大,而C地人少,市场小,D项正确。
小题3:河流改向会因水量多少和地势条件而改变,因此B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1~2题。
1.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青藏高原的气候是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根据材料和下图,完成1~2题。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图所示)。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 ]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有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
C.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小题2: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山上种茶树,山下种水稻
B.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比较两条线路,可以看出AB长度相差不大,且均坡度较缓,跨越同样多的等高线,但是B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没有经过河流,不用修建桥梁,同时又不占耕地。图中没有显示居民点状况。
小题2:根据经纬度断定该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结合其地形和气候条件,最合理的开发方案是山上种茶树,山下种水稻;荔枝是热带水果,种植园农业在热带地区,不能在这里种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图示交通线经过的地形、河流和耕地等因素的差异判断,并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判断农业可持续发展,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图完成题。
小题1:造成福建复种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经济发展水平
D.纬度
小题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全球气候变暖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福建的纬度最低,如果考虑纬度位置,福建的复种指数应该是较高的;复种指数主要受热量因素的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小;福建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武夷山)、丘陵(浙闽丘陵)地区,海拔较高,热量相对不足,导致复种指数较低,故选A。
小题2:读图可知,上海的复种指数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气候变暖都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能改善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扩大市场范围,但对复种指数无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复种指数的含义。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2)明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3)知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工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