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A.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B.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C.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四大区域是我国的干湿度地区的划分,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为指标;
小题2:图示四大区域属于自然区域的的分界,故没有明确的界线。C项错误。
小题3:结合地理位置,③④之间位于甘肃省南端,故判断为秦岭的西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干湿地区划分,并结合区域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等内容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小题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B.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C.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是单一指标划分的,C对;不是按行政划分的,A错;只有一个指标,B错;虽与气候和地形有关,但不是依气候区和地形区划分,D错。
小题2:乙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丙地为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为渤海,最大的环境问题为水污染,A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B.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C.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和独特的高寒气候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界线均通过本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青藏高原的主要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地热能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A错误;西藏的江南包括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林芝察隅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兼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气候宜人,B项错误;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寒气候位于南极洲,C项错误;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的南端都经过青藏高原内部,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青藏高原的主要能源、局部气候和区域地理分界线的分布等内容即可判断。注意结合图示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读下图回答第9题。
小题1: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
第一产业值所占比重或从业人员比重大,其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或就业人口比重大,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 第三产业产值或就业人口比重较大,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根据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参考答案:(9分)
(1)等值线向西凸出;数值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中所有大于等于10度的数值之和,用来反映热量高低。结合图示的积温等值线可直接判断,结合图示东西的地形差异可分析原因。由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所以积温数值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2)“古城气候总无常”主要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一日须携四季装”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气变化大;由于该地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
(3)注意自然因素,影响水电站的选址主要从自然条件即气候、地势落差、河流径流量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能结合我国青藏地区区域特征即可进行判断。水电站选址一定要注意地势落差、河流径流量等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