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气象学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据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有些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
材料二: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

材料三:我国7月、8月部分台风活动情况及影响地区

(1)请描绘我国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分布特征。(4分)
(2)根据材料,试分析图中甲、乙区域出现高温的原因。(12分)
2、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1-4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 B.氮、氧????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2. 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 25℃????????? B. 12℃?????? C. 10℃???????? D. 8℃
3. 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4. 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单选题 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判断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4、单选题 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下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单选题 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 ]
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