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知,②处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
【小题2】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的规则可知,②处明显向北弯曲,说明完毕日期比周围早,因为该地位于平原地带,海拔低,气温高。选择C项。
【小题3】根据地理位置可知,① 位于内蒙古高原,太阳辐射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选择D项。
考点:等值线判读、气温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所以C、D两地的气压高于A、B;因A处等压面向上拱起,表明A的气压高于B;A处为高压,那么对应的近地面C为低压,而B为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那么对应近地面D为高压。故选A。
考点: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诞生于金秋十月的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登陆华东实属罕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菲特”的天气系统是( )
【小题2】表示温州在“菲特”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台风为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低;图中①气流从四周向中间辐合,应该为气旋,但是盛行下沉气流,故①图错;②中心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射,中间盛行下沉气流,故为反气旋,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气候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为上升气流,为气旋,故③符合题意;④中心气流从中间向四周辐射,中间为上升气流,故④图错。
【小题2】台风为气旋,中心气压低,过境前气压高,过境时气压最低,过境后气压升高,故图中a曲线正确。图中c为冷锋过境前后气压,d为暖锋过境前后气压。
考点:该题考查气旋和反气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4,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气压带,
表示风带,完成16题。
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为南半球,图示b风带的纬度位置判断该风带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根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的原则画图该风向为西北风,故C箭头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图示。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北逆南顺”的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并能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其名称,并结合影响风向的基本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画图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2分)
(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 ,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2分)
(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 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 _ _ 。(3分)
(4)C层中的__ 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4分)
(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和 (2分)。
参考答案:(1)对流 平流
(2)降低(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B是位于对流层上面的平流层.
(2)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该层大气的热源是来自于地面辐射,所以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所以大气的辐射作用就越弱,气温就会越低.
(3)B层气流平稳、利于空中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是上部气温高,下部气温低,无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是因为该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是由于该层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升高,所以大气层越高,气温也越高.
(4)C层是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的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对流层,因为该层集中了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水汽和杂质,因为底层气温高,上层气温低,所以气流是以对流运动为主.
(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和大气的运动状况来划分的.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层分层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城市与地理环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