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北偏西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南偏东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本题解析:小题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俯视图的话,从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图中A是南极上空看,逆时针,错误;B是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正确;C是在根据近日点、远日点所处位置,可知是南极上空,呈逆时针,错误;D选项根据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可知是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错误。因此选B。
小题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因此选择C,在南半球向左偏,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在南半球偏转过后的方向在北半球成为原始方向。
小题3:长江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且长江在北半球,水流从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转向南岸冲刷,因此南岸被冲刷严重,有较好的建港的水域条件,北岸泥沙沉积,因此选择C。
小题4:1个纬度约是111千米,因此北纬30°是111*30=3330千米,因此炮弹发射不会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因此落在60°E左侧,因此是南偏西,选择B。
小题5: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而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因此选择B。
小题6:某地的太阳高度最大,说明是在正午时刻12点,因此在北京时间的西侧,与北京时间相差24分钟,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因此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因此北京时间与该地相差6个经度,该地又在北京时间所在经线120°E的西侧,因此该地的经度是114°E,选A。
小题7: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总是过地心且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地球,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0,在春、秋分两日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圈相重合,因此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小题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材料给出图中中国结放置在北极点上,所以拍摄者和中国结的影子都应该在中国结的正南面,B、D选项错;又因3月21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由图形知北极点是极昼,应为北半球夏半年,A错。选项C正确。
小题2: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上,冰层较厚,全年都比北极冰层后,①正确;3月份太阳直射点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累计较长,②正确;虽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气温低,但南极点海拔较高,近地面气压相对较低,③错;9月份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南极点海拔高,气温相对偏低,④错。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隆重召开,这个时候南半球的国家人们穿的是(?)
A.春装
B.夏装
C.秋装
D.冬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四季。10月为北半球的秋季,而南半球为春季。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列“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回答1~2题。
小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全球昼夜平分
B.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②
C.图②与图③所示日期相同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是图④
小题2:关于图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海南岛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
C.此时是漠河白昼最长的一天
D.此时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中A选项晨昏线和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B选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为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C选项中图③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D选项南极圈内出现极夜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小题2图④反应夏至日,A选项地球接近远日点(7月初);B选项海南岛基本处20°N以南受太阳直射时正午无影;C选项太阳直射点最偏北,漠河昼长达一年最长;D项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5--6题。
①????????????????????②???????????????????③
小题1: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小题2: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小题除了考查学生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还考查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位于同一经线,说明三地时刻相同,正午时间相同,方向标示为N、S,即正南正北,题中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即是指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图中所示的方向可以推断,三地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因为均向北方看太阳。距直射点(南回归线)近的,下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C正确。
小题2:此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纯度越高,昼越长,结合1小题可知,昼长从长到短排序为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