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 气候干旱,降水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是很好的证据。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青藏高原上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物质疏松,缺乏植被的保护易形成沙尘暴。
(2)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说明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减少,水资源的减少会加剧干旱程度,地表遭受风蚀加剧,不利于植被生长,从而环境恶化。
(3)造成沙漠化的原因一般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干旱多风,特别是风季与干旱季节在时间上的同步性;二是大部分地区地表具有较为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前者是动力条件,后者是物质基础。人为因素则更重要于自然因素,是诱发沙漠化并使其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就是影响甚至破坏地表及植被,使地表裸露后遭受风蚀风积作用,破坏了土壤物理化学性质,降低了土地生产潜力。材料3显示沙化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在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行为等。采取措施针对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其^91考试网平性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人类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中的“代际公平”。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对自然资源的合理持续使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关于该省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变化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2.2009年8月,该省西部降水稀少,部分地区农作物干枯,受灾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A.地形类型:山地→盆地→平原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植被:森林→草原→荒漠
E.甜菜、冬小麦、亚麻
F.棉花、亚麻、春小麦
G.玉米、大豆、水稻
H.玉米、甜菜、亚麻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根据图示的轮廓判断该省区为吉林省,其东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受东南季风影响,故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
2.该省区西部为松嫩平原,主要的作物为春小麦和玉米、甜菜和亚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