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P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且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气候,是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形成。故选C。
【小题2】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而亚洲没有此位置,所以没有温带海洋气候。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2011年7月以来,“非洲之角”遭遇最近60年不遇的罕见旱情,持续数月的粮食危机不断恶化,大面积饥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向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
材料2:图1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图2为“非洲之角”示意图,图3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1)根据图1所示信息,分析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等值线呈东西走向。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北部受西风带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分析即可知其走向。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所以冬雨率低;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所以冬雨率高。
(2)读图可知,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半年,乙地全年降水较少;乙地的气温全年高于甲地。原因是甲地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多,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封袋控制,降水少。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和降水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是某品牌冷风扇生产厂家利用暑假三天时间分别对某中学教室加湿冷风扇做的测评(都以出风口前1.5米距离为标准)统计分析表。读表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 | 开机前 | 开机15分钟后 | 降温与节能效果 |
8月16日 | 温度38.7℃,湿度25.7% | 温度20.4℃,湿度60.8% | 好 |
8月18日 | 温度42.9℃,湿度21.3% | 温度27.5℃,湿度62.3% | 好 |
8月20日 | 温度42.8℃,湿度23.4% | 温度24.8℃,湿度57.9% | 好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表格中开机前的温度观测可知,8月份的三天温度很高,湿度较低,比较干燥,说明在8月暑假的时候,该地的特点是干热,从四个省份来分析,最符合题意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小题2】由表中信息可知加湿是通过水分的蒸发来实现的,水分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该冷风扇适合在干热的省份使用;该冷风扇相对于制冷空调更节能省电;该制冷风扇的使用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所以不正确的选C。
考点:我国的气候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小题2】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3】①②③④处的气压比较(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地球上的六个风带中,北半球中纬度的中纬西风带为西南风向,所以,图示为北半球中纬环流。
【小题2】南半球,从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风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小题3】首先,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其次,④地大气上升,形成低压,即④地气压低于③地,同时,在④地的高空形成高压,即①地气压高于②地所以,气压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③④①②。
考点:热力环流。三圈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小题2:有关该地区 5~9 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 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中日期变化,气温降低,所以出现了冷锋过境天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5~9 日,天气线变阴后变晴,随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大;6、7日为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8、9 日为晴朗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