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程》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1-15 12:18: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平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 小题2: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呈电离状态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随纬度不同厚度不同,低纬度上界为17-18km,中纬度为10-12km,高纬度上界为8-9km;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观察图可知,该层下界为12km,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应为中纬度平流层,所以答案选B项。 小题2:根据气温线变化,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大,A错;该层为平流层,分布有臭氧,可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B错;高层大气受强烈突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D错;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天气,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治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 [???? ] A.浓烟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C.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D.浓烟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 A.大气辐射 B.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 D.地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近地面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差异,以及大气对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差异,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下左图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下右图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l)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3分)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4分)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4分)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填写字母)(2分)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参考答案:(13分) (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二和表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可以得出,每年3月中下旬青海湖附近地区气温回升,湖面解冻,适宜斑头雁飞回繁殖地,开始筑巢,产卵,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时期,有利于雁卵的孵化和幼雏的生长发育,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不再适合斑头雁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移。 (2)分析右图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可知,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历经3个月的时间,迁徙距离接近1500km,中间有多次停留,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是迁徙过程的突出时空特点,沿途停留地多是青藏高原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地等高原湿地。 (3)南亚地区纬度低,海拔低,而且北部有喜马拉雅山地和青藏高原高原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寒冷气流,所以冬季气候温暖,形成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恒河河口湿地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分明显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湿地所属区域中年首付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气干旱半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4)斑头雁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要越过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气候条件恶劣,所以飞越喜马拉雅山成为斑头雁迁徙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原创)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从仁川出发前往济州的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船上大部分是前往济州岛郊游的高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下面航线所在的“东亚局部示意图”和“济州岛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沉船点的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__。沉船发生时,济州市的物体影子朝向为_________。????济州岛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简述济州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6分) (3)日本濑户内海沿岸的降水比太平洋和日本海沿岸的降水都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大陆架?西北?亚热带季风气候(6分)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沉船地点位于陆地附近的海域,其海底地形为大陆架;沉船时,时间为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太阳位于东南方,所以济州市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从济州岛所处的空间位置分析,该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因济州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因岛屿面积小,所以河流短小;因地势起伏大,水流急。 (3)降水多少受从海洋带来水汽多少的影响。夏季,濑户内海受四国岛上的山地的阻挡,处在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来自海洋上水汽少,降水少;冬季,受本州岛上山地的阻挡,又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来自海洋上的水汽少,所以降水少。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