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转晴,气温转低,气压升高 D.转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P点风向垂直于槽线,天气系统中心为低气压,则气压a>b>c,故A错误;读图中河流所在地为山谷地形,可判断海拔g>f,故B错误;根据P点风向的偏转方向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气温e<d,故C正确D错误。
【小题2】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可知,PM两地之间有冷锋存在,此时M地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随着天气系统北移,M地将受冷锋影响,天气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B正确。
【小题3】M地位于冷锋锋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多晴朗天气,云层的保温作用弱,日较差大;P地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且多阴雨,云层的保温作用强,日较差小,故M地气温高于P地,日较差M地高于P地B正确。
考点:锋面,低压中心,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下图中M地气候的说法正确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首先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定位,该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
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
【小题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图中等值差是50mm,甲地的降水量可能是350-400mm之间。乙地降水量位于400-450mm之间。可以判断甲乙之间降水量差值在0-100mm之间,选项A对。
【小题2】图中甲处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密度小,水汽少,A错。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B对。这里距海洋远,接近非季风区,冷暖扭转相遇少,C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覆盖率低,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b、c三地的气压P相比较
A.Pa>Pb>Pc
B.Pa<Pb<Pc
C.Pb>Pa>Pc
D.Pb<Pc<Pa
【小题2】当图中所示A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泥石流
B.天气晴朗
C.暴雨
D.梅雨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判断:Pa>Pb>Pc;
【小题2】图示中,北半球出现强大冷高压,应为冬半年,而泥石流的出现需要强降水为动力,一般出现在夏季。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梅雨出现在6月,所以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完成小题。
甲 乙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可能代表山区北坡气温的变化
B.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比夏季大
C.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北坡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递减,冬季比夏季显著
【小题2】下列有关该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区以北为亚热带季风区
B.该山区以南为热带季风区
C.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与南坡降水量较大关系密切
D.乙图中实线和虚线重合,与北坡受坡面下沉气流影响关系密切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甲、乙两幅图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南北坡;因为我国东部某山区1月份山区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故图中的实线代表冬季气温,虚线代表夏季气温。因此B项正确。
【小题2】根据1月份北侧山麓平均气温为0 ℃可知A、B两项均错;该山区南坡向阳,但在7月时,受东南季风影响,气流越过山地,在北坡下沉增温,故南、北坡气温相当,从而导致实线和虚线在图上几乎重合。故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环境与环境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