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交通 B.科技 C.劳动力 D.市场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花卉的保质期较短,而从云南走向国际主要依靠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农业生产X、Y、Z分别对应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根据图中显示的土地价格,距离城市越近,地租越高,应选择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产品。花卉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所以X为花卉。Z为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粮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等相关内容。小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农垦区所在的纬度较高,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光热条件不足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小题2: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类不合理的开垦,会导致生态失衡,引起土地荒漠化。
小题3:在田间残留茬的方法,能增加地面摩擦(减少风的侵蚀力);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国人“种自己的田,吃自己的粮”,澳大利亚人“种自家的地,供别人的粮”,据此并读不同年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小麦出口量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A.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
B.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
C.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D.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
小题2:下列关于甲、乙、丙小麦出口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国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
B.乙国小麦出口量上升是由于生态退耕
C.丙国小麦出口量逐年增加
D.甲、乙、丙都是世界著名小麦出口国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澳大利亚是南半球是发达国家,地广人稀,采矿业和小麦出口是主要经济支柱,小麦出口量最高,甲是澳大利亚。俄罗斯土地广阔,人口少,随着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粮食出口量迅速增长,乙是俄罗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粮食生产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图中出口量最少,丙是中国。B对。
小题2: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判断,甲国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A对。乙国小麦出口量上升是由于加强了农业生产的投入,B错。丙国小麦出口量呈波动增加,C错。丙是中国,不是世界著名小麦出口国,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读表完成1—2题。
[???? ]
[???? ]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