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A.甲地多寒潮冻灾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的经济特点是
A.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B.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工农业发达
D.经济基础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故以出口农矿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甲乙为中纬度两座城市,左图为“甲乙两城市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甲乙两城市附近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右下图为中图中“甲地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比较甲、乙两城市年总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
(2)俄罗斯黑海沿岸城市甲,拥有有众多的优良户外滑雪场所,依据以上材料分析该地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甲地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
参考答案:(1)甲城市降水更多(2分)
甲城市位于盛行西风(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直接判断甲乙两地的降水量大小;影响因素主要从地形、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2)影响滑雪场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冬季气温和降水)和地形方面分析。(3)直接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黑海北部的等深线较稀疏,判断海底坡度较缓,而南部等深线较密集,判断海底坡度较陡;注意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影响沿海地形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海陆位置、地形、等高线分布等信息,掌握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等基本规律,本题还可结合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问题等内容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2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2回答问题。
小题1:当台风频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时,图中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上海的昼长大于广州的昼长
C.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D.南极地区正是最佳科学考察季节
小题3: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性大气环流。小题1:当台风频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时,为北半球夏季,故亚欧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将切断副热带高压。
小题2:图示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当①气压带在北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反映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则为北半球冬季,故D项正确。
小题3: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位于中纬度的大陆内部,终年在大陆性气团影响下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与图示的气压带风带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