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当你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下列四种自救方式你应当选择(?? )
A.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上游快跑
B.迅速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下游逃跑
C.赶快躲在沟口大石头的后面
D.快速向垂直于沟谷两侧的山坡上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生泥石流时,应远离沟谷,往垂直于沟谷两侧的高处避灾。
点评:本题考查泥石流发生时如何逃生自救,实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真正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一理念。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自然灾害,我们还没有力量阻挡,不过在发生灾难时我们要学会自救,避免没必要的人身伤害!
有关泥石流逃生的几个问题:
(1)发生泥石流该向哪个方向逃跑?
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2)遇泥石流如何脱险?
a.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b.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c.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d.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6年8月初,第九号台风“麦莎”袭击了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使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经受了一次超越极限的考验。据此回答9—11题。
小题1: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台风的是

小题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麦莎”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B??

小题3:袭击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
A.副热带高压势力最强
B.海水水温最高
C.夏季风刚刚登陆
D.夏季风即将消失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台风的形成海域。台风是热带气旋发展强烈的结果,形成地海域位于热带地区。图中B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台风中心为低压,所以过境时气压最低,过境前后气压较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袭击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海水水温最高,气流上升,容易形成低压,热带气旋。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
(1)指出自然灾害的名称并据图说出该灾害形响力指数分布的特点。(4分 )
(2)试分析该自然灾害可能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 6 分)
参考答案:
(1)台风(2分)?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及北部地区递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力指数空间分布判断,该灾害为台风;从图中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及北部地区递减;影响较大的地区位于东南部沿海、台湾岛及海南岛。
(2)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受台风影响地区此季节高温,而台风发生时,多大风暴雨,所以其有利影响主要是可缓解早情;使温度降低,消除酷暑;大风能改善空气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地震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认识地震,预测地震,可以防灾减灾。读以下相关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二: 新西兰两次地震对比表

小题1:写出下列板块名称: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小题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多地震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区中位于同一地震带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该地震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处海底岩石的年龄相比,较老的是______。
小题5:震级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______倍。一次地震中,震中区………………(?????)
①纵波先到达地表??②横波先到达地表???③先前后左右摇摆??④先上下颠簸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