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计算出人口死亡率的数值。甲时期死亡率约为13‰,乙时期约为6‰,丙时期约10‰,丁时期约33‰,所以最低时期是乙,B对。A、C、D错。
【小题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首先从人口死亡率下降开始,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然后人口出生率下降,转变成现代型增长模式。所以最初是丁,最后是丙,只有D对。A、B、C错。
考点: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小题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风向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图示为北半球。①为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形成,A错误;⑤为低纬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B错误;②为副韧带高压带,是由于空气在高空堆积,被迫下沉形成;⑥为中纬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D正确。
【小题2】当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北京可能出现寒潮。其他三个选项都出现在北半球的下半年。
考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小题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描写地球自转特征的,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地球自转一周,在赤道地区不动,也要随地球一块转一周,8万里。所以是甲地,A对。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各地的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是甲>乙>丙>丁,A对。
【小题3】地球上各地,除两极点外,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所以丁=丙=乙=甲,D对。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线速度 ,角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内力作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