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 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 C.已处可形成冲积扇 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左图中甲处前方有西南-东北向的河流,北方等高线闭合,为山岭,西北方向也是山岭,其中乙-己之间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谷地,和右图照片中的景观一致。
【小题2】乙和甲之间有山脊,不能看到甲地;戊处陡崖下面是河流,不能进行跳伞;己处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为山脊,不会形成冲积扇;图中地势大致北高南低,河流大体自北向南流。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为多少度。(2分)
(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4分)
(3)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8分)
参考答案:(1)20℃(2分)
(2)地势东高西低(2分),山区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左图可知,图中等温线为4℃,因为m地地势高,故气温应该为-20℃,n地为0℃,故n、m两地的温差为20℃。
(2)根据图中两岛河流自东向西流可知,两大地势都是东高西低。两岛山区面积广大。
(3)甲国为韩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技术水平低,土地租金低;乙国纬度位置低,水热条件好,适合发展农业;两国均为临海国,海上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地形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和发展农业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年降水量分布图与风向示意图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拥有9000多万人口,人均GDP约400美元,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环
境和平稳定。根据非洲成长与机会法案,埃塞俄比亚的产品可在免关税的情况下进入美国
和欧盟。1970年后,埃塞俄比亚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目前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
投资国。2015年10月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
提铁路将全线通车,开辟了埃塞俄比亚通往曼德海峡的大通道。
(1)A、B、C三地等高线密集区共同的地貌类型是 ;D-E -线的地貌类型是____ ;请阐释上述两类地貌在此处的形成过程。(14分)
(2)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M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10分)
(3)简析中国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大投资国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火山(4分)(答山峰得2分);裂谷(东非大裂谷;或谷地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图示地区位于东非裂谷带上。由于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张力,地幔物质对流上涌,在张力的作用下,地壳中的岩体发生断裂错动,或水平张裂开,形成断层。两个或多个断层之间的区域下沉,形成裂谷或者地堑。断层处地壳薄弱,岩浆沿着管状裂隙喷出形成众多火山。所以地貌类型分别是火山、裂谷。
(2)读图,M地纬度较低,终年炎热,受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夏半年M处位于湿润的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是雨影区,降水少。冬半年,从阿拉伯半岛沙漠地区吹来的干燥的东北信风,气温上升,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埃塞俄比亚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自然资源丰富。该国基础设施落后,急需外来投资,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欧美市场需求多,本国市场潜力大,投资前景广阔。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国内社会环境和平稳定,中埃两国政府和人民关系友好,往来密切。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过程,气候形成原因,中埃两国合作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图1为湖南省地形图,图2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图1????????????????????????????图2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分)
(3)分析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分)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分)
参考答案:
(1)(6分)?
东部、南部和西部以山地丘陵为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形特征从地形分布和地势高低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东、南、西等高线在200-500米之间,应为丘陵地形,中部和北部低于200米应为平原,所以地势东、南、西面高,中部和北部低。
(2)水系特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河流长度、方向;②水系状况和流域范围;③支流数量及形态;④落差或峡谷分布;⑤河道宽窄,弯曲坡度;⑥河网形态及密度
(3)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环洞庭湖地区由于地势低易发生洪涝灾害,加之交通和经济落后,土地利用率低与长株潭地区。
(4)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由于该地易出现洪涝、交通落后、经济落后等,导致投入和产出水平低;主要措施:①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程度;②加大科技投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③改善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沿107°48′E线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某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汉水以北山脉北侧的A市最低气温为-20.6℃,山脉南侧的B市最低气温为-7.6℃。两地气温差异形成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低的差异
B.冬季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
C.吹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
D.阳坡和阴坡的差异
小题2:汉水以北山脉是(???)
A.年降水量400mm的分界线
B.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C.年平均气温0℃的分界线
D.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A位于山脉北侧,为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强,气温低,而B市位于山脉南侧,为西北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弱,故气温较高。
小题2:结合地理位置,汉水以北的山脉为秦岭,是我国冬季0°C等温线经过,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为我国东部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故也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和地形起伏判断主要的地形区分布,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分析,要学会知识迁移。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工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