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B.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小人口数量 C.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D.环境合理容量有较强的可确定性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定义中有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A、C、D三项错误,B项为正确选项。
小题2:所谓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变化的,这决定了环境合理容量有一定不确定性。综上分析可知A、B、D项错误,C为正确选项。
小题3:一定时期来说,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故A项错误。合理容量指的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而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故B项错误。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远大于13亿人,故D项错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相对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环境人口容量对应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6~8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小题2: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a<c<b
小题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第6题,资源是决定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一地的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小题1:第7题,明确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差异。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8—9亿)。小题1:第8题,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故水源不足是限制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总人口预测图,读图完成1-2 题。
1.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
2.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将分别达到?
[?????]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与物质资源协调,有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西部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相反我国东部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图示及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解答此题需明确: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考虑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时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