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A.直接注入密西西比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 B.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下游地区为平原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因此降水丰富 D.田纳西河流量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至次年4月中旬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小题1:田纳西河为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故为③。
小题2: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A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的上游为山地、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平原地区,B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C错误;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由于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故为夏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集中于冬春季节,河流汛期为冬春季节。
小题3: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为核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甲地应位于草原地区,而在井周围出现斑点状荒漠化圈,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发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有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而会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
小题2: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荒漠化与贫困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金融网2009 年10 月26 日:2010 年国际铁矿石三大主要生产商声称要将铁矿石价格上涨30% 至35% ,形势对中方而言显然不利。??目前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超过50 %。从我国铁矿资源的供应角度分析,主要因为我国:
[?????]
A.铁矿资源储量少????????????
B.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冶炼成本高
C.铁矿产量不断减少??????????
D.铁矿开采难度增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宇宙与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