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角A为太阳高度角的余角,当角A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该地位于30°N,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雨滴梧桐秋夜长,为秋季,故A错误;黄梅时节家家雨,为每年5、6月份,故B正确;清风细雨湿梅花是春季,所以C错误。沾衣欲湿杏花雨是春季,所以D错误。
【小题2】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30°N的正午太阳高度=90°-30°=60°,当角A达到30°时,与太阳光相垂直,太阳能热水器获得热量最多,故A正确。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分)
(2)图中AB线是 (填晨线或昏线),A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2分)
(4)C点地方时为 ,D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2分)
(5)图示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______点(近日点或远日点),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移动。(2分)
参考答案:(1)夏至 北纬23.5°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晨昏线正好与南、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这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节气为夏至日。
(2)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日落状态)。AB上各点沿地球自转方向将进入夜半球,所以是昏线。此时是夏至日,A点位于北极圈上,应该为极昼,昼长是24小时。
(3)在夏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按昼长由短到长排列,四点顺序依次是BCDA。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DCAB。
(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C点位于赤道上,且在昏线上(据第2小题),所以是18时。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为90°。
(5)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据上题可知图示节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所以地球在远日点附近。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是23.5°N,此时为夏至日,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在F图地轴上画出自转方向。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下同)。
(3)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5)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扬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均为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A点附近。
(3)图中B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慢后变快。
(4)当全球极昼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A点;当全球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D点。
(5)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扬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到D过程中,昼变短;从D到F过程中,昼变长。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除有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
材料一:2014年3月29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材料二:甲图是极地俯视图,乙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1)活动当天,甲图中的四城市熄灯最早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长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2)活动当天,新加坡日出的地方时约 点(填整数)。
(3)活动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乙中的 点,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 。此日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移动,清远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2分)。
参考答案:(1)北京; 新加坡; 哥本哈根; 新加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东时区的区时比西时区的早,东时区中区号越大,区时越早。图中四城市中,北京位于东八区,区时最早,因此熄灯最早的是北京。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自转线速度最大。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哥本哈根昼长最长。新加坡因距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其昼长接近12小时,因此其日出时间约为6点。
(3)因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为逆时针方向。因此3月29日对应图中a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为1月初,最慢为7月初,故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两个月后,日期为5月29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2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位于北半球并一直向北移动。此时间内整个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考点:光照图判读、区时计算、直射点回归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宇宙中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