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南北延伸 B.东西延伸 C.东北—西南延伸 D.团状发展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例和河流与公路延伸方向分析,聚落沿公路发展,选B正确。
【小题2】因聚落沿公路分布和发展,A聚落所在公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故聚落A的发展趋势为向东北-西南延伸。
考点: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4分)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参考答案:(1)东南方向 700米 (2)甲>乙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图中A点海拔高度为200米,B点海拔高度为900米,故两点相对高度为700米。
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图甲所跨的经度范围比乙图小,说明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大。
甲图东部高,西部低,东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图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且中间地形平坦,四周比较陡,以台地丘陵为主。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断,相对高度,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2.D层的平均厚度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D.E、D合为岩石圈
E.约为33千米
F.约为6千米
G.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H.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可判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上地幔,F为地幔,G为地核。
1.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C为水圈,故A选项是错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故B选项是错的,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地幔,故C选项是错的。
2.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故选C。
考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岩石圈的范围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及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岩石圈的范围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和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题。1.图中常年水域最有可能为2.图示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A.湖泊
B.水田
C.渤海
D.台湾海峡
E.针叶林
F.落叶阔叶林
G.常绿硬叶林
H.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中的等高线的等高距的数据特征可以判定图示区域的常年水域的海拔是在40米以上,45米以下,故其不可能为海洋,排除选项C D。再根据图中所给的比例尺,可以判定图示区域的常年水域的面积特别大,是水田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是湖泊,故选A
2.根据图中给定的气温、降水的相关资料,按照三定法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可以判定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考点:等高线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点评:本题主要是通过对等高线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考查考生对这两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问题。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2.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E.向正西方向
F.向正东方向
G.先西南,后西北
H.先东南、后东北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经度分布特点可判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故甲、丁两地相比,甲地位置偏东,且甲地更靠近南极点,故甲地位于丁地东南方向。
2.乙、丁位于同一纬线上,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即先向南再向北,而从东西方向来看,从乙运动到丁始终与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运动,因此,从乙地飞往丁地的最近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和最近航线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定向的基本方法和最近航线的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