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东北河流有双汛期的特征,3-4月的春汛,7-8月的夏汛。
小题2:我国降水由南向北推移,纬度越低,雨季的时间越早。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河总体径流量小,7-8月流量最大,冬季断流现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补给是冰雪融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中亚与我国新疆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而丝绸之路中亚段却又是艰辛之路。
(1)说明中亚段不利于古代商旅通行的自然原因。(5分)
我国与中亚诸国决定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2)简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新疆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
(3)结合所学,尝试提出喀什“东联”和“西进”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夏季温差大(中午炎热、夜晚寒冷);冬季寒冷,多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中亚段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大。即夏季温差大(中午炎热、夜晚寒冷),冬季寒冷,多大风、沙尘、暴雪天气,冬夏温差大,全年气候干旱。这里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所以水源(径流)少,植被稀少,古代通行这里要穿越沙漠或戈壁、山地。所以不利于通行。
(2)交通线的有利影响,主要从运输能力,区域间的联系、合作,区域的开发、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吉乌铁路的修建,缩短了新疆(南部)与中亚(南部)铁路运输的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我国与中亚相互间经济联系的便捷性,提高了运力。促进中亚地区资源开发、商业贸易,吸引更多的地区参与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资源、劳动力优势与资金、技术优势的互补。推动了中亚诸国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所以“东联”主要是针对珠三角地区,所以喀什地区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实行政策优惠,吸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西进”主要是针对的中亚地区国家,所以主要是进口中亚原材料,发展加工业,出口工业产品。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