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经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直射点 D.地形海拔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应用,根据此刻晨昏线与经线的角度θ,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θ,则甲先看到日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线和经线的夹角达最大23°26′,甲先看到日出,所以甲先看到日出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是北纬θ-23°26′N-北纬θ,时间持续一个月,那么应该选择C选项6月7日-7月7日。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AC选项影响白昼时间非常容易理解;D选项地形对白昼时间长短的影响是,海拔高日出早日落迟,所以白昼时间长;B选项海陆位置对白昼时间无影响,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3:甲、乙两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较差公式为:△H=23°26′+λ(当地地理纬度),因为甲纬度高于乙,。选择A选项。所以△H甲>△H乙。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题。
?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正午太阳高度 |
两分日 | 6:40 | 18:40 | 50° |
夏至日 | 5:10 | 20:10 | 73°26? |
冬至日 | X | Y | 26°34?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夏至日时,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为昼长,24小时减昼长等于夜长,夏至日的夜长等于冬至日昼长。当地时间7:30分日出,换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8:10,当地时间16:30日落,换算为北京时间为17:10。
小题2: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50°,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0°N,根据二分日时,各地地方时6时日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6:40,计算出当地经度为110°E。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会用地方时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并完成以下要求。 (每空2分,共计12分)
(1)地球公转运动时,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保持?????(度数)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附近。
(2)当地球公转至①地时,太阳光直射???????????????;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不定项选择: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现象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的更替
D.地轴的倾斜
(4)从这一天以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逐渐向?????点移动(近日、远日)。
参考答案:(1)66.5°;?北极星
(2)北回归线、昼长于夜<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地球上的生物将消失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如黄赤交角为0,则黄道面和赤道面重合,即太阳始终直射赤
道,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