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4分) ⑸Q地位于M的????????????????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 参考答案:(1)12:00?(2)C (3)自20°S往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 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的纬线20°S, 即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直射点纬度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Q 地刚好出现极夜,Q 地夜长大于P 地夜,M 地昼长为14 小时; 本卷第12 页(共17 页) (5)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 地位于M 的东北方向; (6)Q 地对趾点的坐标是(70°S,60°E),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40°=(90° -50°),0 时太阳高度为0°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劳动节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而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从劳动节到国庆节,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列A、B、C、D四条曲线表示不同纬度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相关问题。(26分) 参考答案:(1)A??? BD??? C (8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变化。(1)根据四地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变化图,判断四地的纬度: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判断A地为北回归线。B地刚好出现极昼,为北极圈;C地的昼长为12小时,表示赤道。D地终日的太阳高度为23.5,表示北极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左下图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右下图为P地树影图。读图完成问题。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树影判断,图中的树影朝向西南,说明此时太阳的方位在东北,应该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除去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排除A、C;潘帕斯草原在南半球,此时为冬季,草木枯黄,故选B;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无法判断此时引水灌溉能否自流,排除D。
小题2:图中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自西向东移动,说明Q1气流向外辐散,推动Q2向东移动,可以判断是Q1高压中心,Q2为低压。根据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和比例尺,可推断30—48小时之间,P地受到Q2的影响,有阴雨天气,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