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① B.② C.③ D.⑥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经济因素是导致我国大量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也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老年人口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原因是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图2示意某区域境内的人类迁移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D
本题解析:由左图可知,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变化,不同迁移类型中影响最小的是政府或管理职业,第(1)题选D;由右图中信息判断,人口大部分是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迁移,但也有从高级别向低级别流动的情况,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通过排除法,可以判断第(2)题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7~9题:
小题1: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两个省区是?(????)
①四川?②广东?③海南?④广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小题2: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逆城市化的发展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大城市劳动力短缺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3: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②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题干中说明了人口承载系数就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数越小说明人口负担越轻,因此依据图例中0.2-0.7的图例,可以判断人口负担最轻的两个省是广东和海南。小题1:由于改革开放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所致的。小题1:依据图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负担较轻,故可以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
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
C、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
D、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从农村到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①?导致劳动力普遍不足???
②?促进移入国的经济发展
③造成人才流失??????????
④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较高素质的人口迁移,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但可能造成我国的人才流失。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的圈层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