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 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 C.黄河下游多凌汛 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容易发生凌汛现象,但是凌汛现象一般发生在在初冬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④河段位于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最大;黄河下游因为是地上悬河,所以流域补给面积小;②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流为①②③④四段最快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苏、川、陇、黑四省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表(2006年),回答问题。
A.①省西部是该省种植业最集中的地区 B.②省东部有我国著名的商品棉基地 C.④省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D.③省南部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读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小题1:结合这四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分别是川、黑、苏、陇;故①四川省的种植业主要集中于东部的四川盆地;错误;②黑龙江纬度高,没有商品棉基地;错误;④甘肃省北部的灌溉水源主要是冰川融水;错误;故选D项。
小题2:江苏省南部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建筑用地占用大量农业用地,而导致了耕地面积不断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结合图,回答题。
小题1:甲图a、b、c、d四处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我国钓鱼岛的海底地形属于
A.洋盆
B.海岭
C.大陆坡
D.大陆架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经纬网是确定地理坐标的重要依据,由题文可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图中a、b、c、d四点中b处正好位于这一区域。故本题选B。
小题2: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等地形,其中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不大(一般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由图乙可知钓鱼岛海域最深海深小于200米,属于大陆架范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如何根据经纬网来判断地理位置及对海底地形的判读。本题难度较小掌握基本学科知识即可轻易做题。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如下图所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南北方光照条件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强;由于南北方降水条件的差异,从北向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由于南北方气温条件的差异,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轻薄,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间,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
(1)说出图中山脉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6分)
(2)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西宁地区——河谷农业,武威地区——灌溉农业。请分别指出西宁地区和武威地区的农业类型,并分析两地发展农业相应的主导性因素。(6分)
(3)结合有关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关联性知识,简述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2分)???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山脉为祁连山脉,结合图示经纬网的走向,判断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其地理意义主要从地形、地势阶梯、气候类型、我国的自然区划分和省区分界等方面分析。(2)西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高寒,故热量条件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故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势较低,热量较充足地带。而武威地区位于河西走廊,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故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地区,有丰富的高山冰川融水。(3)泥石流的成因主要从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和地表疏松物质等自然条件和植被破坏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我国区域地理的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主干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