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故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况。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地都相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本题叙述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弧线a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个科考站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填名称)。(2分)
(2)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昼夜交替的周期是_________时。(2分)
(3)该日,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日,全球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3分)
(4)从图示节气到三个月后,A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3分)
参考答案: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极点为零,图中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纬度最低,故自转线速度最大。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区的一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
图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此时从北极圈向南昼长逐渐增加,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图中节气为冬至日,三个月后为春分日,A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故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到最大90°,之后再变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
A、X射线
B、Y射线
C、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耀斑的强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灌南的昼长在夏至日达最长,同时正午太阳高度也达最大。 ( )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灌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最大值。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判断。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灌南的纬度位置,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